1、經營者素質不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部分食品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唯利是圖思想嚴重,不注重食品質量;有的食品經營者在進貨時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標、廠名、廠址,甚至生產日期及合格證等內容,因為他們只在乎價格,湖南市場研究調查發現有很少考慮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費者在消費時,受個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約,首先考慮的也是價格因素,忽視產品的內在品質,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大多是吃出問題不維權。
2、食品安全知識及安全意識不高,食品安全宣傳的聲勢不大、氛圍不濃。
城鎮居民對食品安全的認識相對較高,農村牧區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較低,自我保護能力低下,間接造成了違法食品有市場需求、違法者有生存空間。作為食品生產者,尤其是生產蔬菜、瓜果的農民,他們對食品安全認識的程度普遍較低,他們大多不知道什么是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所以,就更談不上如何去生產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了。
3、無公害食品生產與銷售脫節。
由于無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產成本大,加之人民群眾對其認同度的不高,致使無公害食品銷售渠道不暢,價格也沒有明顯的優勢,優質得不到優價,多數生產者及經營者沒有見到明顯的實惠。
4、假劣食品流向城鄉結合部及農村牧區。
湖南市場調查了解到現在的狀況是隨著城市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假冒偽劣食品難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販便利用農村牧區市場信息閉塞、農牧民消費水平低、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等問題,將城區市場已經過期或者將要過期的食品通過“商品展銷會"、“送貨下鄉”等形式,低價傾銷到農村牧區市場,致使農村牧區市場成為假冒偽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廠家也由城市轉向農村,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繼續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坑害農村牧區消費者。這些生產加工點普遍存在著"小、亂、散”的現象,大多以租賃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個體加工業為主,經營者食品質量意識不強,基本沒有檢測設備及手.段,房屋設施簡陋,從業人員素質低,生產條件差,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5、監管職能分散,協調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從“農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鏈分屬工商、衛生、質監、農牧等多個部門監管,由于這些部門管理體制不同,人、財、物的主;管部門各有其主,有的在該唱主角時卻當了配角,有的在該當配角時卻唱了主角。通遼市食品安全工作協調委員會自2004年11月成立以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但在整合執法力量、協同執法步調、密切配合作戰、信息互通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
6、政府對“食品安全"經費投入不足,監管工作到位難。
近年來,我國在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投入經費少,一些檢測設備老化,未能及時更新,另外還缺少-些必備的檢測設備;抽檢經費嚴重不足,難以及時檢驗食品質量的真偽,檢查中經常出現一些無法認定的質量問題,大大制約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以工商部門為例,如果想檢測,只有委托外地相關部門。對于涉嫌不合格的食品,因不能及時進行檢驗,如果要扣留又沒有法定的依據,使監管執法陷于被動狀態。
7、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難度較大。
目前下崗失業人員較多,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同時由于從事小規模的食品生產經營投入少、見效快,因此開小商店、小吃部、小作坊就成為就業的(首)選。這些人大多心理不平衡,在不辦理任何證照的情況下,就理直氣壯地開業,而且又不懂法律和政策,因此在執法時常常遭到他們的阻撓和抵觸,有時還出現"暴力抗法" ;有些經營戶流動性大,加之所售食品來源不明,進貨渠道亂,索證索票難,而且極易反彈,執法難度較大,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隱患,特別是私屠亂宰等問題在一些地區還比較突出。
對策:
1、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
要密切與新聞媒體的聯系,重視對食品安全的輿論監督,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宣傳工作,湖南市場調研了解到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和消費者的積極參與,進一步加大社會監督的力度,努力為食品安全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陣地,宣傳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宣傳食品消費知識,宣傳無公害食品,倡導綠色、健康消費,切實加強正面宣傳和消費引導,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震懾違法分子,教育廣大群眾,擴大整治成效,樹立執法權威。
2、進一步落實食品質量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從明確整治重點、落實區域責任、嚴格督查考核三方面入手,實施質量保證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市食品安全工作協調委員會要與相關職能部門簽訂管理責任書,相關職能部門還要與生產廠家、市場主辦者、經營戶簽訂質量保證責任書,要求經營 戶嚴格遵守食品經營有關法律、法規,做到貨真價實,不出售假劣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創新督查機制,嚴格責任追究,對因食品質量問題產生不良后果或工作不力導致嚴重后果的,將嚴厲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3、加大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加強對宣傳工作的投入。強化對技術和執法人員的培訓。配齊、配全、配優必備的監測、檢驗設備;提供必要的抽檢經費。加強食品質量監測,要建立以市場主辦單位自檢為基礎、消費者復檢為補充、執法部門抽檢為保障的"三方互動”的監測體系,拓寬抽檢領域,擴大監測覆蓋面,及時通報公布結果。
4、嚴把食品經營主體準入關及食品質量入市關,推進食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嚴格對食品經營主體的登記審批,在對新申請從事食品經營的,除了加強其前置審批外,還應該對申請人的經營場地、經營規模、個人的誠信程度進行充分的調查。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度,從生產和流通環節把好食品質量關和入市關。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日常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賦予重要職責的職能部門,要成立快速反應的應急執法分隊,制定突發事件值班制度,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5、加大執法力度,從重從嚴查處食品大要案件。
要切實加強對食品大要案件的排查和督辦,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理一批大要案件。要建立案件查處協作制度,對涉及轄區范圍以外的案件及線索,及時通報給相關地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尤其要查清其進貨渠道和銷售去向,堅決防止假冒偽劣食品擴散。要繼續開展與名優食品生產企業聯手打假活動, 不斷完善聯手打假工作機制。要建立相關執法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機制,凡觸犯刑律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6、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
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在市政府指定的網站上,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專欄,定期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綜合信息,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湖南市場調研
7、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監管機制。
要專門設立食品檢查臺賬,對守信企業和失信企業建立檔案,并及時錄入信用信息監管情況,失信企業將列入“黑名單”。同時在各市場、超市設立公示牌,對檢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所涉及的經營者(姓名、攤位號、企業名稱)和不合格商品名稱、批次在市場進行公示,向社會發布質量安全通報和消費警示,對"問題食品”和列入“黑名單”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
長沙市太陽人市場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解放路蔡鍔路交叉口鴻盛大廈B座905房
全國服務熱線:0731-84896936
聯系人:郭經理
電話:13974884695
郵箱:cssm@hncssm.com
網址:www.simoneyhs.com
![]() | ![]() |
公眾號 | 官 網 |